減少負面情緒

改變負面思想:

人生有喜有悲,當遇上不如意的事情,負面情緒困擾絕不能單靠即時紓緩可以解決下來,加上面對的事情可能維持一段時間,如失業或長期病等,需要處理的不但是負面情緒,還有我們的負面思想。

譬如,當一個人被恥笑或受不公平對待,他的第一個反應,可能是憤怒、想報復,即時會選擇發洩還是壓抑下來,過程會是:

其實每一事件未必帶來同樣的反應和結果,例如升職可能會被視為喜事,但有人亦會擔心自己應付不來而招致壓力,故此事件是重要,但個人的看法才是影響情緒的關鍵,我們不要忘記「思想」在當中扮演的角色。

只要負面思想出現,負面的情緒便會跟著來。處理負面情緒的要訣,便是改變負面想法。什麼是負面想法呢?試看看自己有否以下的思想特徵,同時透過下列「改變想法」的空格,給予自己訓練的空間,想想新的正面思想。


  1. 太多「一定」、「應該」、「必須」等強迫的信念,例如:

    事件 負面思想 負面情緒 改變想法
    出生低下階層 我一定不會快樂,事事也比不上別人…… 絕望但又不甘心,抱怨父母何以帶我到世上 ?
  2. 凡事極端化,不是好的便是壞的,例如:

    事件 負面思想 負面情緒 改變想法
    孩子升中四,不能修讀理科 讀理科才有前途,現在註定要走辛苦路! 對孩子失望,怪自己沒有培養他數理的興趣 ?
  3. 將事情誇大、妄下判斷,例如:

    事件 負面思想 負面情緒 改變想法
    有些單身人士過情人節,看到別人收花 我不夠吸引、欠運氣,實要孤獨終老! 既羡慕又妒忌,覺得悶悶不樂 ?
  4. 將事件個人化,所有負面結果不是自己造成,便是與自己有關,例如:

    事件 負面思想 負面情緒 改變想法
    一家之主因病令家庭陷入經濟困境 都是我不好!令妻子百上加斤,拖累子女 自責、焦慮自己病情,又對不起家人 ?
  5. 以偏概全,只因一兩件事情,便作出普遍性相同的結論,例如:

    事件 負面思想 負面情緒 改變想法
    孩子與同學打架,回家又和弟弟爭玩具 他真是很難教!他會否有暴力傾向,長大後變成壞人? 既擔心又憤怒,對孩子失去希望,想放棄教導他 ?

以上例子說明負面思想很多時是非理性的,它令人思想太執著、欠缺彈性,既怪責自己,又會埋怨外在因素對其不利,活在自己思想的囚牢當中。學習改變想法,能夠讓我們放鬆心情,這不代表「睇化」或「置之不理」,當有了改變想法的念頭,便是時候學習如何培養正面思想和情緒了!